人生,不如改变

2021-08-19 14:18 阅读(?)评论(0)

    办公室比较熟悉的同事要调动工作了。或者一直在改变,才是人生的常态吧。并不意外,只是唏嘘。恩,只有做好自己,才是最正确的不变应万变。

     疫情又起,出不了门,改变计划让小孙在家门口吃好喝好玩好。近途游。其实小孙没出生或者更小一点的时候,我们每周都出门玩儿,做一日游。我仔细想了一下,变化应该就是从这孩子上学开始。各种作业完不成,磨磨蹭蹭,慢慢的,不出门倒变成了日常。这也算是小孙十多年来给我们生活带来的重大变化之一吧。他没上学之前,我们几乎每周末都至少抽一天开车在附近游玩,有时候是景点,有时候是野地里踏青抓鱼虫,或者采摘,在在外面吃上一顿,下个馆子,休闲又解乏。娃上了学,各种作业辅导,我们还算比较大条的了,并没怎么报培训班,可饶是这样,各种作业批改辅导也折磨的我们够呛,只好老老实实的每天在家催娃写作业,批改作业,各种APP的打卡,听课,上传,签到。呵呵。我们也成了正经打工人,周末不加班或者没工作成为交替的常态,爸妈能周末两天凑一起都不忙的,大约占到每个月的一半,作为财务人员的妈妈要进行年初年尾的掐头去尾,凑齐一家人的时间做寒暑假的一周出行计划都得各种挪腾。疫情起来,还没等着开始挪腾,就戛然而止了,也罢,倒免了大家的纠结了。

    近途一天还多少好解决点。上周末,金泥湾一日赶海。

    即使是这样的一日,也在小孙迟迟不起床,老孙各种工作电话的夹击下艰难完成。遥想当年,我跟老孙在十来年前看了攻略找了周末一往无前的就去踩嘎啦了,愣呼呼的下了海堤狂走了三公里,踩了满满两水桶花嘎老孙还死活不上来。现在,赶海的人超级多,海货倒稀稀拉拉,不过好在品类比之前多了不少,海螺、蛏子、文蛤、黑蛤都有,泥螺更是满地都是。因为是很多年的赶海景区,人超多,倒是热闹。虽然磨磨蹭蹭的找这个扒拉那个,最后我让了自己的冲锋衣给小孙,拿了一身准备扔掉的衣服将就自己下出了门,倒也还算赶上了退潮差不多合适的时间,比预计稍晚了一个小时,已经算我家还好的时间了。照例是我摸到第一个蛤蜊,泥螺随便捡,但多数都不会处理,懒得多捡,小孙拽到了第一个蛏子,老孙和我也各有收获。

   因为我们提前涂了好几遍防晒霜,长衣长裤,所以我跟老孙还算ok,小孙一脸无畏,涂抹防晒各种漫不经心,上衣借的我的冲锋衣,短裤,大大咧咧的躺在海水里,腿上到底还是被晒伤了。九点半进到海边,11点多明显看到开始涨潮,一点半从金泥湾撤出来,安排上老孙小孙的新换衣淋浴装备冲洗换装过后,两点开车往回走。三点在市区喝了羊肉汤吃了羊汤面。还算有所斩获,并且也玩的开心。准备明年直接奔我们的老根据地去赶海了。

  海螺我们只挖到蜗牛大小的,但回来的拖拉机上有挖到小土豆大小的,味道很好,明年努力往这个方向走,蛏子壳薄脆,往外拽的时候稍有不慎就摁碎了,不过如果累的时候坐在一处仔细看,吐泡泡或者呲水的,通常都是蛏子,要使劲用铲子狠挖一下,不然真的会碎掉。蛤蜊比较麻烦,基本处于盲摸状态,我右手还不爽利,左手就真的在泥里抠索,回家发现两个手指尖都有被划的乱七八糟的口子。泥螺随便捡,可是真的太吐黏液了,不好拿,沙子也很难吐干净,还需要继续摸索,随便捡了一些回来,到底还是没吐干净,可是真的很鲜。快速焯水以后炝炒了。

   恩,明年继续尝试。总有新体验。当日是七夕情人节,找了片藕池,掰了两片荷叶回来煮了鲜荷叶粥,以及一直含苞的荷花,回来没成功打开花苞。我真的很喜欢荷叶的清香,很解燥的感觉,已入秋,下周老妈生日。周二小孙打了疫苗第一针。划拉一下假期,准备三四季度开忙。

   天已凉,人终聚又散,趁年轻,希望我们各自安好。

  最后修改于 2021-08-19 14:41    阅读(?)评论(0)
上一篇: 开学季 下一篇:残废的一个月
 
表  情:
加载中...
 

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